-
Recent Posts
Popular Posts
近期迴響
伎樂菩薩造像-石雕胡旋舞
「龜茲」<音邱辭>是漢代西域的古國<唐代名叫屈支>,故址在今新疆省庫車縣,庫車是塔里木盆地北部的首要城市,人口約30萬,以維吾爾人為主,當地的建築一般為傳統的平頂土房,這種房舍幾千年來都未改變,庫車的人民,流傳著古龜茲人愛好音樂舞蹈的傳統,至今載歌載舞的場面隨處可見。
隋、唐兩代龜茲音樂和整個西域音樂,在中原大為盛行,當時許多新創的樂舞,如「二部伎」樂舞,就含有大量的龜茲音樂,唐玄宗還特別提倡龜茲樂,曾親擊羯鼓,楊貴妃彈琵琶,參與演奏。可知在唐代龜茲音樂已與華夏樂舞文化密切融為一體了。
龜茲樂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歷史,主要與地理位置有關,古龜茲國為東西貿易的交點,也是控制天山南路的要站。當時到天山以北的烏孫、大宛都要經過這裡,而龜 茲盡得地利之便,我國內地音樂,以及天竺、波斯等地的音樂都融匯入龜茲國,如胡琴來自中東、嗩吶出自土耳其、琵琶出自伊拉克、銅鈸出自印度、箜篌源出埃及,皆經由絲路傳入龜茲再輸入中國。後經發展改造,成為我國今日的民族樂器。
龜茲樂舞的特色:如「撼頭」,指的是「移頸」動作;「弄目」指的是「轉睛」動作;「蹻腳」指的是「單腳呈勾腳」的姿態;「彈指」是以食指和食指發出清脆的響聲,做舞蹈的節拍,這些姿態不僅出現在新疆庫車克孜爾千佛洞窟壁畫中,亦多見於敦煌莫高窟壁畫中;尤以克孜爾千佛洞壁畫,獨具一格的樂舞菩薩舞姿最具吸引力。在第135窟窟頂所繪之樂伎菩薩,全在小圓毯上起舞,身披飄帶,手持淨瓶,有的「蹻腳」,拂巾而舞,具有「胡旋舞」的風格。
由舞者的舞姿、體態、裝飾分析,年代大約是南北朝到唐代。敦煌莫高窟多數以北魏、西魏及隋代較多,克孜爾古窟時代則早於敦煌。這裡的菩薩臉型圓潤,雙肩和雙手豐腴秀美。其翻腕、彈指、擰腰等舞姿、均符合古書《通典》中的文字記載。
本件石雕出土完整,表面風化明顯,僅腳趾小殘,推斷是滅佛運動造成,原為彩繪作品,年代大約是西魏至隋代,從伎樂菩薩舞姿審視,應是杜佑《通典》所說「蹻腳、彈指」;本菩薩全身披著輕柔細長的披巾,配戴著纓絡寶石,手腕、腳踝也有鐲、釧類的裝飾品,扭頭向左,兩臂曲肘舉在頭上,雙手拍掌擊節起舞,身體俯仰與傾斜的角度似乎很大,且快速迴旋,乍動乍息,姿態極為優美,為古龜茲國樂舞的真實記錄,亦是一件藝術珍品。
註一:唐代玄奘到曾過龜茲國,在他的大唐西域記曾寫道:這個地方有個名叫「屈支」的國家<漢代時叫做龜 茲國>,他的國土相當大,農產品豐富有麥、稻、葡萄、梨、石榴以及桃子、杏仁等,這裡的人們像是天生長有音樂細胞,個個都善於管絃樂曲,歌舞演唱,來到這 個地方,真讓人有沐浴在音樂園林中的感覺。
註二:據通典云:「抃,擊其節也,情發於中,手抃足蹈,抃者,因其聲以節舞,龜茲人彈指為歌舞之節,亦抃之意也。」這是指龜茲人用拇指與中指相撮,或雙手合掌,用一手的食指和另一手的食指上端相撮,發出清脆的響聲,作為舞蹈的節拍。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